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雨水和再生水互补、与景观循环水结合

作为全国七大缺水城市之一,广东省深圳市如何满足市民的“亲水”需求?记者在采访中获知,深圳市在出台政策严格控制景观用水的同时,加强了对中水和雨水利用。

深圳市虽然雨量充沛,但由于没有客水自然补充,无大江大河过境,80%以上的用水须靠境外水源解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大大低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是全国的1/6。

早在2006年,深圳市就提出,公园绿地景观用水采用中水利用、雨水利用、污水回用,一律不再批准绿化景观用水计划。

规定催生了多个节水项目,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再生水利用项目(以下简称南山项目)就是其中之一。项目因其中水、雨水互补利用的理念和显著的节水效果,被评为2010年度广东省惟一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项目。

□年节省水费180万元

南山项目采取了雨水利用和再生水利用互补、雨水利用与景观循环水处理项目有机结合的方式。

其中,再生水(中水)分项为建设供水能力为4000吨/日的再生水站,对核心区内建筑物产生的污水分别进行截流,通过管网收集至设置在公共水景地下空间的再生水厂。污水经处理后通过管道配送至各建筑物,用于中央空调冷却塔的补充用水、地下车库冲洗和部分建筑物冲厕用水。

雨水利用分项(含水体净化)主要为利用核心区水体景观地下空间建设雨水处理站,用于水体循环净化处理、核心区景观水体补水、绿化浇灌和广场、道路冲洗等。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每天节约自来水约600立方米,每年可节省水费达180万元,减少污泥排放近178吨。

□雨水利用与再生水利用互补

深圳市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因此,在雨季收集的雨水除满足景观水体损耗、绿化浇灌、道路广场冲洗外,还可以作为中水的补充水源,在夏季高峰期为空调冷却塔补充用水。

深圳市旱季降雨量较少,中水的主要消耗体——空调冷却塔的补充用水很少,因此,中水正好可以弥补雨水的不足,作为旱季景观水体补充、广场和道路冲洗、绿化浇灌的水源。在中水处理站与雨水处理站之间铺设调配管,可以满足雨水、中水的互补要求。

□雨水利用与景观循环水结合

据了解,核心区景观水体是提升整个区域形象的关键,建有绿化带、水景走廊和亲水平台,南北两条带状水系,总容积29700立方米。景观水体设计定位为自然生态水体,透明度约0.5米,种有水生植物、观赏鱼类等,每36小时循环净化处理一次。水体设有循环净化处理操作间,配有水体净化设备。

“雨水利用所需构筑物和处理设备与景观循环水处理的操作间和设备有机结合,减少了重复建设,节约了工程投资造价和土地资源。”有关负责人表示说。